现在回头看,真有点不是滋味。俄乌那边刚打起来的时候,默克尔就说了句丧气话,大概意思就是欧洲这回要栽个大跟头。当时听着可能还觉得有点危言耸听,但现在你再品品,简直就是个精准到可怕的预言。不光她一个人这么看,我记得还有个英国学者,话说得更绝,他说在这两个巨人掰手腕的时代,被夹在中间的欧洲,会是那个骨头最先断掉的。
你看看现在这局面,东边打得一塌糊涂,太平洋那边呢,中美之间也是明里暗里地较劲,可不管哪边出事,到头来埋单的、受影响的,好像总有欧盟一份。这就奇怪了,论家底,欧盟那可是响当当的全球前二,怎么混到今天这个地步,被形容成“三方围剿”,跟谁都处不好,跟谁都掰扯,但好像跟谁掰扯都使不上劲,活像个外强中干的胖子。
问题就出在这儿,欧盟的钱包鼓得吓人,但它的拳头,根本就不听使唤,甚至可以说,它压根就没一个能统一发号施令的大脑。你想想,二十七个国家,各有各的小算盘,硬是给捏在一起,美其名曰“共同体”。这种结构,太平年景还好,大家坐下来喝喝咖啡,你好我好大家好,一到真刀真枪的紧急关头,那套又长又臭的扯皮机制就原形毕露了。等他们开完会、达成个妥协,黄花菜都凉了。哪像中美,一声令下,全国的资源都能拧成一股绳。
这种拧不成一股绳的状态,在经济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就说花钱这事吧,南边那帮穷兄弟,像意大利、希腊,天天盼着欧盟多发点钱救急;北边以德国为首的“富人俱乐部”呢,把钱包看得比命都重要,张口闭口财政纪律。这都吵了多少年了,一点没变。产业上也是,一会儿高喊着环保,要搞什么绿色革命,把传统工业往死里整;一会儿又看着工厂倒闭、工人失业,急得团团转,政策来回摇摆,自己跟自己打架。
这种内耗,简直是把好牌打得稀烂。它自己都捏不成一个拳头,还怎么跟外面的人打?更要命的是,这种虚弱让它在国际上特别被动。比如说,欧盟的高科技产业,什么稀土之类的关键材料,命脉都攥在中国手里,可它呢,这么多年了,也没搞出个能替代的供应链来。这就导致它想跟着美国屁股后面,对中国的电动车、光伏板耍威风、加关税的时候,那姿态,怎么看怎么心虚,怎么看怎么色厉内荏。
最讽刺的一幕,我记得是今年年中,美国扭头就跟中国悄悄达成了个关税协议,那边握手言和了,这边一直傻乎乎跟着摇旗呐喊的欧盟呢?直接被晾在了原地,像个小丑,什么好处都没捞着。被人当枪使了,子弹打完了,枪也就被随手扔了。你说这怨谁?怨外部压力大吗?我看根子还在自己身上,那道早已存在的裂缝,危机一来,就被无情地撕开了,一个经济巨人,就这么一步步走向被边缘化的悬崖。
本来嘛,欧盟就是靠卖东西过日子的,三分之一的家当都得运到国外去卖,美国和中国,就是那两个最大的金主。现在可好,这两个金主家的大门,都在一扇扇地对它关上,这不等于刨它祖坟吗?美国那边,特朗普要是再回来,那贸易大棒抡起来,恐怕比上次还狠,专挑欧盟的命根子下手,汽车、钢铁,哪个赚钱就砸哪个。
就拿德国的汽车业来说,本来能源价格涨得跟天一样高,造一辆车的成本都快赶上卖价了,美国再给你来个高关税,这不是要命吗?奔驰宝马去年卖到美国的车,一下子就少了两成。更让人生气的是,美国一边收着你的钱,一边还卡着你的脖子。去年卖给欧盟的天然气,量给你减了四分之一,价格却趁你病要你命,抬得老高。就这一项,欧盟就多掏了上百亿美元的冤枉钱。这叫什么?这叫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。可欧盟敢吱声吗?不敢,北约那顶“保护伞”还捏在美国手里呢,只能把打掉的牙混着血往肚子里咽。
经济上被人拿捏是内伤,那外交和安全上的混乱,简直就是让欧盟这个巨人彻底失去了方向感,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。在这个乱世里,欧盟内部至少有三种声音在打架。法国天天喊着“战略自主”,想当欧洲的头,带着大家摆脱美国单干;德国那帮老派的呢,觉得不行,离开美国这个保护伞欧洲就得完蛋,跨大西洋关系才是根本;还有那些东欧小国,家门口就是俄罗斯的坦克,他们看谁都像救世主,恨不得把整个人都挂在美国身上。
你说这三股劲,往三个方向使,怎么可能走得远?这种混乱,让它在处理对华关系的时候尤其精神分裂。到底是朋友还是对手?是该多做生意还是该跟着美国围堵?内部吵成了一锅粥。而美国呢,就喜欢看你这乱糟糟的样子。一个分裂的、虚弱的、依赖自己的欧洲,才是一个好欧洲。华盛顿才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来跟自己抢饭碗。欧盟的分裂,恰恰给了别人见缝插针、各个击破的机会。
最让人憋屈的,是欧盟干的很多事,都像扔出去的回旋镖,绕了一圈,最后狠狠地砸在自己脑门上。制裁俄罗斯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。当初脑子一热,非要跟俄罗斯能源脱钩,结果呢?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断,欧洲的能源危机立马引爆。老百姓家里的暖气费、工厂里的电费,涨得让人想跳楼。多少工厂因为成本太高,只能关门大吉。
为了取暖,有些国家没办法,又把那些污染严重的煤电厂给重新点着了。之前喊得震天响的绿色转型,一夜之间就成了个笑话。还有,天天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,自己国家的财政都快被掏空了,本来该修桥补路的钱,全扔到战场上听响了。结果呢?俄罗斯没像他们想的那样一个月就崩溃,反倒是欧盟自己,经济、能源、社会,被折腾得元气大伤,一地鸡毛。
对中国也是,犯了同样的毛病。内部总有那么一些天真的人,觉得只要逼中国不跟俄罗斯做生意,俄罗斯马上就完蛋。这种想法,根本就没看清自己有多少东西要依赖中国的供应链,纯属是把自己当成了世界中心。这么一搞,硬生生把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,推到了对立面,让自己变得更孤立。
这些外部的失误,最后全都变成了内部的炸弹。就在今年,地中海的难民潮又来了,经济不景气加上外部冲突,一下子就把成员国之间那点塑料兄弟情给引爆了。大家为了谁该接收难民吵得不可开交,最后干脆各顾各的,甚至在边境上拉起了铁丝网。你看,外部的危机,就这么一步步地,把欧洲内部撕裂了。
说到底啊,欧洲今天这个困局,就是它那个宏大的“一体化”梦想,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的结果。它被卡在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:退,退不回那个各自为战的民族国家时代了;进,又死活迈不出那最后一步,成不了一个真正统一的联邦。就这么悬在半空中,上不去也下不来。
当然,欧洲的家底还在,技术、市场、人才,这些都是它翻盘的本钱。它也知道自己病在哪,现在也在拼命地想补课,搞自己的能源、半导体、稀土产业链。但问题是,时间不等人啊。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,留给它改革的窗口期,正在飞速关闭。因为它的对手们,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,都在用更快的速度奔跑。留给欧洲的选择真的不多了,是继续在这夹缝里受气,还是来一次刮骨疗毒、脱胎换骨的变革?这个问题的答案,将决定它未来在全球这张牌桌上的身份——是继续当个玩家,还是彻底沦为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,甚至是……一块被所有人都遗忘了的棋盘。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